观点
中国和芬兰 – 互相学习企业融资
中国是一个主要的经济强国。
中国是一个主要的经济强国。相比之下,芬兰或许只是个小玩家,但她却掌握着对中国颇具吸引力的诀窍:中小型企业的融资。
中国急于发展中小型企业,但融资运作方面却不尽如人意。中国中小型企业的信用风险很高,银行蒙受巨大的信贷损失。而芬兰的情况恰恰相反。
Finnvera是一家芬兰国有特殊目的公司,专门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特别是当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融资的时候,可对金融市场起到补充作用。在Finnvera融资的中小型企业和中盘股公司中,半数以上都属于B2风险类,这一类公司通常都因为缺少抵押物而难以在市场上获得融资。在Finnvera,尽管这些来融资的企业仍遵循常规的融资安排,但Finnvera的信贷损失仍可以保持低位。
这是因为任何一个对中小型企业或大企业提供融资的决策都会基于对企业的全面分析和风险评估。分析和评估依靠芬兰商业和信用信息系统的支持。通过这个系统能便捷地获取企业的财务报表以获得其财务状况数据。
在中国还没有这样的系统,只能通过各种不同渠道收集数据,所以根据财务报表来做风险评估颇具挑战性。中国很想向我们学习,如何预先评估中小型企业的信用风险。
我负责大型企业融资,分析与出口项目有关的国别风险。我惊讶地发现,和中国人会谈时他们总是会问我关于中小型企业融资方面的问题。在讨论时,中国人也很想知道,芬兰人如何安排融资以发挥最大限度的影响力。
“中国人很想知道,芬兰人如何安排融资以发挥最大限度的影响力。”
影响力和风险管理,是Finnvera的核心目标。我们旨在帮助企业达成那些没有我们提供的融资就无法实现的目标——包括自身发展,投资,人员补充和国际化。
出口交易的融资则完全不同。对于以出口业务为主的芬兰公司,我们在进行影响力评估时,把融资安排、出口信用担保和买方信用担保作为最关键的竞争力因素来考量。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所以企业不仅要有出色的产品,还必须提供给买家具有吸引力的融资方案。Finnvera能为企业提供这些服务,但是芬兰的对手国中的竞争对手们也在提供,包括中国。
在这个领域,就轮到芬兰向中国学习了。对于芬兰的大公司和中小型企业来说,中国都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此外,中国买家对西方融资渠道的功能和使用也越来越感兴趣了。
2018年,Finnvera批准了面向中国九千三百万欧元的出口保函。过去二十多年来这方面需求一直不大,前一年也只批了三百万欧元,所以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巨大变化。我们非常想知道,这样的激增是由于大量的个人交易,还是出口保函需求将有更长期的增长。
我曾在上海住过几个月,研究中国的金融市场。我的目的是为芬兰出口企业将来在中国发展收集信息。
中国则热切地想学习我们如何为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作为一个小国芬兰的代表,我们热切地想学习中国大型企业的运营和金融市场的操作,尽管大小的概念常常会交错:任何一个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到了芬兰就变成大企业了。